銅及銅合金產品因其優異的導電、導熱和耐腐蝕性能而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核電、船舶、艦艇、海水淡化、冶金等許多重要的工業部門,這些行業對銅材內部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要求生產企業必須對銅材進行100%超聲波探傷,合格產品方可出廠。
近年來,掀起了新一輪投資高潮,國內外大型鋼鐵集團無一例外地選擇熱軋紫銅板代替原有的鑄鐵板作為冶煉高爐的冷卻壁。
與鑄鐵相比,紫銅的導電和導熱性能是鑄鐵的10多倍,而使用壽命是鑄鐵的3倍多,因而被廣泛地用于高爐的冷卻壁。
由于紫銅在熔鑄時易生成粗大的柱狀晶,在隨后的熱軋過程中,這種粗大的晶粒很難消除直保持在最終的成品內,加上紫銅本身存在的豁滯性,從而造成超聲波的散射和鉆滯吸收衰減特別大,嚴重影響了超聲波的探傷結果。
筆者利用國內外不同類型的超聲波探傷儀對不同厚度的熱軋紫銅板進行了多年的探傷試驗,實驗結果表明國產和進口的數字式儀器與模擬儀器以及數字式儀器之間對不同厚度的紫銅板探傷有著明顯不同的檢測結果。
本文通過國內外不同類型的超聲波探傷儀在熱軋紫銅板的應用比較,以其探索出更好地適用于熱軋紫銅板探傷的儀器和方法,并為儀器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數據。